点击关闭

供求信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供求信息 >>

第37周 山东省生乳市场行情分析
信息来源:山东省奶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4年 09月 20日 阅读次数:1117 次

第37周,供给压力仍在,生乳价格承压回落

第37周(9月9日-9月15日),生乳价格承压回落。第37周我省生乳均价为3.15元/公斤,同比降低16.67%,环比降低0.32%。在我省监测的26个县中,剔除3个无效数据,有9个县的价格大于或等于全省平均价格,有14个县的生乳价格低于全省平均价格。其中最高价格在蓬莱市,为4.60元/公斤;最低价格出现在郯城县,为2.50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差值为2.10元/公斤,差价与上周相比持平,但是低于全省平均价的县市数量仍然过半,奶牛养殖基本面下行压力仍在。蓬莱市为代表的牧场采取自产自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生乳价格保持较高价位,牧场效益较好。

奶价走低,对冲玉米价格低位企稳,奶牛养殖亏损额度持平。本周奶粮比价为1.33:1,同比升高7.26%,环比持平。生乳价格回落,主要是中秋节日备货结束,奶业需求再度收紧所致。虽然生乳产量增幅放缓,但国内市场乳制品消费需求没有显著增长,乳品消费整体依旧供大于求。供给端,养殖场虽然纷纷淘汰低产牛、降低后备牛比例,但是奶源过剩情况依旧未见明显好转,生乳收购价维持低迷。据监测,我省560余家奶站8月份生乳产量环比减少2.33%,已是连续4个月奶产量环比降低;但是同比产量连续8个月增加,8月份同比增加5.70%,1-8月份同比增加8.30%。需求端,尽管原料奶价格下行,但目前终端奶价依然偏高,这不利于奶类消费的扩大。此前为促进鲜奶消费,政府也加大了对乳制品行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导,《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中特别提到了促进制定乳制品产业相关标准、鼓励用生乳生产液态奶等措施,以此来促进生乳用量的提升。只是消费需求提升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对破解奶价波动作用还不明显。

受国内供给过剩、消费需求不足影响,进口量同比下降。据海关统计,截至8月底我国进口乳制品175万吨,其中进口奶粉6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3.2%、20.7%;其中8月份进口乳制品22万吨,进口奶粉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4%、14.3%。

后市来看,乳制品需求恢复速度不及产量增幅,奶业供强需弱的基本格局仍在,预计短期内生鲜乳收购价持续低迷。随着乳品加工企业备货接近尾声,奶价仍存在下行压力,对于奶业持续发展仍需观察下半年经济和消费整体恢复情况。未来还是要从解决供需不平衡上来应对奶价下行的问题,如今的市场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牧场端需要调整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乳企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加工和消费端来看,现在政策层面也在促进乳品消费的增长,如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指出:引导乳品企业发展奶酪、乳清等产品加工。开展食物营养健康消费科普宣传,引导居民减油增豆、增禽增奶,增加蔬果、水产品及全谷物消费。同时下半年还有国庆和元旦、春节等节日带动消费量增长,市场对于2024年四季度消费回暖预期较高。从生产端来看,虽然目前原奶产量依然是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是无论是牛群数量,还是原奶产量的增长趋势都已经放缓。尤其是在今年9月至10月,奶牛养殖场(户)会集中开展青贮采购工作,现金流会面临一定压力,这会推动产能进一步的出清。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奶价的波动迟早会进入上涨阶段。

长远看,我国乳制品未来消费需求温和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乳制品消费结构也正在优化。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优质蛋白食品消费需求旺盛,奶酪等市场正在高速增长,零食奶酪品类趋于丰富,佐餐奶酪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随着大众对于营养的升级需求凸显,低温乳制品更新鲜营养的概念被接受,把握奶业消费新趋势,如下沉市场中年轻人在消费理性大背景下追求性价比,中产阶级回归理性消费,以及银发经济崛起,让消费竞争也更为多元,奶业发展空间更大。

来源: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