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周,生乳价格持续反弹
第34周(8月19日-8月25日),生乳价格持续反弹,奶业阶段性需求回暖。第34周我省生乳均价为3.20元/公斤,同比降低14.89%,环比升高0.31%,连续2周小幅回升。在我省监测的26个县中,剔除3个无效数据,有8个县的价格大于或等于全省平均价格,有15个县的生乳价格低于全省平均价格。其中最高价格在蓬莱市,为4.60元/公斤;最低价格出现在郯城县,为2.50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差值为2.10元/公斤,差价与上周相比持平,但是低于全省平均价的县市数量仍然过半,奶牛养殖基本面下行压力仍在。蓬莱市为代表的牧场采取自产自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生乳价格保持较高价位,牧场效益较好。
奶价小幅回升,叠加玉米价格弱势走低,奶牛养殖亏损额度收窄。本周奶粮比价为1.35:1,同比升高9.76%,环比回升1.50%。生乳价格回升,主要是需求阶段性趋紧所致。从供给端来看,随着上游产能加速去化,且高温高湿天气下原奶单产降低,供应量减弱。8月份天气转热,奶牛养殖处于抗“热应激”阶段,奶牛产量逐步回落,缓解了当前供大于求的产需压力(据对全省558家奶站监测,7月份我省生乳产量环比降低1.35%,连续3个月奶产量环比降低)。同时,乳制品进口量趋减也有利于国内奶业的发展。据中国海关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我国进口乳制品153万吨,其中进口奶粉5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4.4%、21.3%;其中7月份进口乳制品23万吨,进口奶粉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4%、3.9%。从加工端来看,一方面从2024年春节后开始,经过4-5个月,乳企的渠道调整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截至7月终端产品价格企稳甚至部分产品已经回升,目前步入扫尾阶段;另一方面,8月下旬加工企业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季和仲秋节,开始备货,据了解仅“学生奶”备货就需要一个月的消费量,这造成了供求呈现阶段性趋紧,加工企业已经取消生乳收购限量,奶价回升,部分散奶交售价格已经到3.8元/公斤。
后市来看,随着乳制品加工和消费处在双节备货的窗口期,生乳需求短期动能加强,预计生乳供应在当前一个阶段有望相对偏紧,价格或将保持小幅回升态势。但中期看,奶业供强需弱的基本格局仍在,9月下旬加工企业备货结束后,奶价仍存在下行压力,对于奶业持续发展仍需观察下半年经济和消费整体恢复情况。
长远看,我国乳制品未来消费需求温和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乳制品消费结构也正在优化。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优质蛋白食品消费需求旺盛,奶酪等市场正在高速增长,零食奶酪品类趋于丰富,佐餐奶酪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随着大众对于营养的升级需求凸显,低温乳制品更新鲜营养的概念被接受,把握奶业消费新趋势,如下沉市场中年轻人在消费理性大背景下追求性价比,中产阶级回归理性消费,以及银发经济崛起,让消费竞争也更为多元,奶业发展空间更大。长远看,生乳制品消费潜力犹存,同时下半年仲秋、国庆双节等带动消费量增长,市场对于2024年下半年消费回暖预期较高。
来源:山东省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