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奶牛养殖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奶牛养殖 >>

牧草中霉菌毒素介绍及其对奶牛健康影响
信息来源:山东省奶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4年 12月 24日 阅读次数:5571 次

牧草霉变的主要原因


牧草是奶牛生理的必需饲料。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奶牛最经济的粗蛋白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经济安全和方便环保,特别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红豆草等)是集约化奶牛养殖最可靠、最经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目前,较多奶牛场的牧草是从场外购进的,由于有时收割后的牧草不能迅速干燥,或晾晒时遭到雨雪等容易发生霉变,干草霉变后不但营养价值降低、适口性变差,还会对奶牛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引起牧草霉变的因素有两个环节:一是收割后牧草在晾晒过程中受到雨淋,引起牧草发霉变质;二是牧草在草场晒干打捆时,将未干透的牧草打捆,在贮藏过程中返潮,造成草捆中间生热霉变。发生霉变的牧草营养成分被破坏,产生不良气味,酸度上升。霉菌产生毒素,发热、结块、发黑,使牧草逐步甚至完全丧失价值。

牧草中霉菌毒素种类及危害


据牧草中霉菌毒素检测发现,牧草中存在的霉菌毒素主要有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赭曲霉毒素。其中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含量较高,危害较严重。


烟曲霉毒素:目前,关于烟曲霉毒素对反刍动物影响的研究不多。奶牛采食含有烟曲霉毒素的日粮后,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和产奶量降低,尤其是泌乳早期更为明显。


呕吐毒素:呕吐毒素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下降密切相关,并使乳质下降。对泌乳奶牛,产奶早期应激很大,因为此阶段机体处于免疫抑制。呕吐毒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在免疫水平偏低的奶牛体内毒性更强。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以肝脏病变、充血和出血为特征,摄入黄曲霉毒素将导致肝脏、肾脏和心脏脂肪酸沉积,且有可能与脑病和水肿有关。当奶牛采食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日粮后,会引起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严重时会引起繁殖性能降低。分泌进入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可形成黄曲霉毒素M1(AFM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泌乳期奶牛饲料和牛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分别不得超过20 I xg/kg和 0.5 I xg/kg。

图: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ZEA)是镰刀菌产生的霉菌毒素,与雌激素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对动物体可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反应,奶牛会发生采食量降低、产奶量下降、腹泻、生殖器官感染增加及不孕等症状。

图:玉米赤霉烯酮


T-2毒素:T-2毒素是镰刀霉菌毒素的一种,奶牛采食后会引起肠胃炎,肠道出血,肝、肺和心脏出现充血、发炎,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


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存在于多种食品和饲料中,瘤胃内的微生物能有效降低毒素,但现代化的奶牛日粮中含有较多的精料,改变了瘤胃内微生物的数量,因而可影响赭曲霉毒素在瘤胃中的降解作用。如果过量饲喂精料,导致瘤胃的pH值降低而使原早虫的数量减少,对毒素的降解作用也会相应地减弱。


霉菌毒素的抑制



严禁使用霉变干草饲喂奶牛:在饲喂前要检查干草霉变情况,一旦发现霉变,立即弃用。


应用霉菌吸附剂:干草明显霉变容易发现。但在很多情况下,隐形霉变则很难发现,而长期饲喂这类干草就会导致奶牛临床霉菌毒素中毒。一般可选择使用优质的霉菌吸附剂,奶牛日粮经过使用霉菌吸附剂后,可使乳腺炎和腹泻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降低应激,提高自身抵抗力:奶牛在应激或免疫力降低的条件下对霉菌毒素更为敏感。因此,应控制各种应激危害。日粮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提高奶牛免疫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日粮中可适量添加吸收率高的微量元素(如有机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提高奶牛的免疫功能,改善奶牛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