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供求信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供求信息 >>

2025年一季度畜禽养殖成本收益测算
信息来源:山东省奶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5年 04月 21日 阅读次数:61 次

奶牛:奶价低位盘整,养殖持续亏损,后市向好

(一)成本核算

1.初产牛:目前一头怀孕5月龄的青年牛售价1.2万元左右,其中初生犊牛售价按11元/公斤,体重45公斤计算,约500元/头,按23个月(13月龄配种,怀孕10个月)、月均全成本1100元/头测算,全程成本25300元/头,奶牛育成环节处于亏损态势,头均亏损超过13000元。3月底,受肉牛行情带动,犊牛价格出现回涨,达到800元-1000元/头;淘汰奶牛价格达到22元/公斤,趋势向好。

2.经产牛:目前经产牛按肉牛价格进行淘汰,零淘14元/公斤、批淘18元/公斤,按批淘计算,一头680公斤体重的成母牛售价为12240元。奶公犊落地价500元/头。奶价和淘汰牛价格下跌挤压行业利润。泌乳牛每日饲养成本(按每公斤生乳折算):按奶牛日均单产33公斤来计算,统筹日粮成本、运营成本(药品投入、水电和人工工资费用,以及土地、牛舍租赁费)、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折旧等支出项目计算,一季度成母牛公斤奶平均成本为3.35元,其中全价料成本2.73元、生物资产折旧0.62元。

综合全群结构(一季度末我省产奶牛占全群比重为44%),我省奶牛生产全成本(成母牛+后备牛)在3.50元/公斤。

(二)一季度奶业形势与养殖收益

一是价格低位盘整态势,后期趋稳。一季度,奶价均价为3.08元/公斤左右,同比降低15.15%,环比回落1.28%。奶价由一季度初3.12元/公斤逐步回落至3月底的3.05元/公斤,季度内跌幅2.30%。一季度奶价降幅呈现逐步收窄态势,进入3月份持续4周稳定在3.05元/公斤,保持低位企稳。

二是奶牛单产水平提升,牛奶产能趋势性调减。据行业监测,截至一季度末,我省奶牛存栏同比减少4.84%,环比减少0.30%;一季度我省奶站产奶量同比增加5.58%,环比升高3.00%,其中3月份同比增加2.2%。但是看环比趋势,我省奶站产奶量连续2个月下降,3月份环比减少3.29%,原奶供需关系有望改善。

三是成本有所增加,后市饲料粮价格综合看涨。一季度我省玉米均价为2.20元/公斤,环比升高0.46%;豆粕均价为3.43元/公斤,环比升高8.89%;麸皮均价为1.71元/公斤,环比升高1.79%。截至一季度末,我省玉米均价为2.33元/公斤,同比降低3.32%,环比升高0.43%;豆粕价格为3.43元/公斤,同比降低5.25%,环比降低4.19%;小麦麸价格为1.66元/公斤,同比降低5.68%,环比降低1.78%。受到美加征关税及中国反制关税影响,远期饲料成本存上行预期。

四是政策利好产业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同时,乳品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受益于供需格局改善预期以及三胎补贴政策的刺激,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乳品需求增长的预期。尤其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1号修改单,明确了不再使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的要求,将于2025年9月16日起正式实施。这对于深陷发展困境的奶产业来说,带来了破局曙光,提振业内信心。

五是奶农办加工创新发展,奶业内生动力不断积聚。为拓宽生乳销路,我省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奶农创新发展养加一体化产业模式。据统计目前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奶吧超过1100家。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又探索出“中央厨房”、鲜奶坊、社区自助售奶机、冷链直销生鲜乳等形式,成为奶农应对奶业发展困局的创新途径,得到农业农村部的高度肯定。据调研,奶农办加工直接销售生鲜乳的价格平均约10元/公斤,低温巴氏鲜奶平均14元/公斤,酸奶平均18元/公斤。产品每吨获利约1500-2000元。

六是进口大包粉减少,国际奶价仍高于国内;出口乳制品中大包粉激增。2025年1-2月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48.19万吨,同比增加9.3%,进口额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进口乳制品折合生鲜乳为309万吨,同比增加11%(干制品按1:8,液态乳品按1:1折算,下同)。从进口价格来看,全部产品平均中标价格为4370美元/吨,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7.25、乳制品折合鲜奶1:8.25,折合生乳人民币售价为3.84元/公斤,比我省3.05元/公斤的平均价格高出20.57%。从主要品类来看,除进口量大包粉(-6.1%)、炼乳和包装牛奶进口量增长下跌外,其余品类进口量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生鲜乳过剩导致价格走低,这让乳品企业生产原料奶粉的成本降低,价格更具优势。因此,大包粉的出口快速增长,2025年1-2月出口量同比大增87%。

养殖效益:综上,经产牛具体收益为,一季度生乳平均收购价格为3.08元/公斤,日均每头牛单产为28.98公斤,产奶牛季度效益为28.98×(3.08-3.35)×(31+28+31)=-704元,即奶牛养殖一季度头均亏损704元,日单产达到32公斤的养殖水平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三)后市预判

短期内,奶业将维持供强需弱的基本格局,预计2025年上半年奶价仍难有大幅回升,下半年奶业供给相对过剩状况有望缓解。对于奶业持续发展仍需观察经济和消费整体恢复情况,未来还是要从解决供需不平衡上来应对奶价下行的问题,如今的市场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保持定力,激发活力,积极应对当前奶业发展的积极因素,牧场端需要持续调整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乳企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立足实际,认真落实奶业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统筹抓好促进奶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

长远看,我国乳制品未来消费需求温和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乳制品消费结构也正在优化。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优质蛋白食品消费需求旺盛,奶酪等市场正在高速增长,零食奶酪品类趋于丰富,佐餐奶酪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随着大众对于营养的升级需求凸显,低温乳制品更新鲜营养的概念被接受,把握奶业消费新趋势,如下沉市场中年轻人在消费理性大背景下追求性价比,中产阶级回归理性消费,以及银发经济崛起,让消费竞争也更为多元,奶业发展空间更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