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周,生乳价格震荡下行,再创新低
第10周(3月3日-3月9日),生乳价格低位下行,再创新低。本周我省生乳均价为3.05元/公斤,同比降低15.04%,环比回落0.65%,再创2016年以来的新低,比周期内最高价回落30.84%。在我省监测的26个县中,剔除3个无效数据,有7个县的价格大于或等于全省平均价格,有16个县的生乳价格低于全省平均价格。其中最高价格在蓬莱市,为4.40元/公斤;最低价格出现在宁阳县,为2.70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差值为1.70元/公斤,差价与上周持平,低于全省平均价的县市数量仍然过半,奶牛养殖基本面下行压力持续。蓬莱市为代表的牧场采取自产自销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生乳价格保持较高价位,牧场效益较好。
奶价低位回落,奶牛养殖亏损额度增加。本周奶粮比价为1.34:1,同比降低10.43%,环比降低1.96%。生乳低位走低,主要是生乳产能及产量过剩叠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奶牛养殖市场出现供需失衡,生乳平均价格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奶牛养殖成本虽呈下滑趋势,但无法完全覆盖市场供需失衡带来的不良影响,奶牛养殖企业经营承压。当前行业供给端原奶结构性过剩态势延续,压力仍在,养殖场纷纷淘汰低产牛、降低后备牛比例,但奶牛单产水平持续提升,带动生乳产量同环比皆升高。据行业监测,截至2月份,我省奶站生牛奶产量同比增加6.3%。
后市来看,由于前期乳制品终端促销带来消费增长已至边界,短期来看乳制品需求量或仍处于低谷,奶业供需压力仍未得到根本缓解,对于奶业持续发展仍需观察经济和消费整体恢复情况,未来还是要从解决供需不平衡上来应对奶价下行的问题,当前市场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牧场端需要持续调整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乳企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立足实际,认真落实奶业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统筹抓好促进奶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
整体来看,随着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与落实,生乳供求关系加快调整。预计未来,奶牛养殖企业降本增效的效果逐步显现,生乳产能产量得到一定控制;同时,随着灭菌乳国家标准的落实等或将推动生乳需求量逐步提升;此外,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今年将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相关的育儿补贴的操作方案。因此,在国家政策的支持背景下,随着下半年需求端改善,行业有望走出长周期底部,市场趋于供需平衡,生乳平均价格有望逐步止跌。
长远看,我国乳制品未来消费需求温和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乳制品消费结构也正在优化。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优质蛋白食品消费需求旺盛,奶酪等市场正在高速增长,零食奶酪品类趋于丰富,佐餐奶酪渗透率持续提升。同时,随着大众对于营养的升级需求凸显,低温乳制品更新鲜营养的概念被接受,把握奶业消费新趋势,如下沉市场中年轻人在消费理性大背景下追求性价比,中产阶级回归理性消费,以及银发经济崛起,让消费竞争也更为多元,奶业发展空间更大。
来源:山东省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