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奶价继续走低,养殖亏损压力加大
(一)成本核算:
1.初产牛:目前一头怀孕5月龄的青年牛售价不足万元(有价无市),其中初生犊牛售价按11元/公斤,体重45公斤计算,约500元/头(含公母,有价无市),按23个月(13月龄配种,怀孕10个月)、月均全成本1100元/头测算,全程成本25300元/头,奶牛育成环节处于亏损态势,头均亏损超过15000元。
2.经产牛:目前经产牛按肉牛价格,下降到12-14元/公斤,一头700公斤体重的成母牛淘汰价格从15000元下降到7700元。奶公犊从4000-5000元下降到500-1000元/头。奶价和淘汰牛价格大幅下跌挤压行业利润。成母牛每日饲养成本(按每公斤生乳折算):按奶牛日均单产30公斤来计算,统筹日粮成本、运营成本(药品投入、水电和人工工资费用,以及土地、牛舍租赁费)、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折旧等支出项目计算,三季度成母牛公斤奶平均成本为3.56元,其中全价料成本2.90元、生物资产折旧0.66元。
综合全群结构(三季度末我省产奶牛占全群比重为41%),我省奶牛生产全成本(成母牛+后备牛)在3.55元/公斤。
(二)三季度产业形势与养殖收益
一是价格上呈现弱势震荡走低态势。奶价由三季度初3.22元/公斤逐步回落至9月底的3.15元/公斤,季度内跌幅2.17%。三季度,奶价均价为3.18元/公斤,同比降低15.65%,环比回落6.19%。淘汰母牛价格从2021-2022年的25元/公斤下降到2023年的18元/公斤,2024年下降到12-14元/公斤。
二是乳制品消费依然较为低迷。乳品加工企业喷粉行为依旧存在,当前仍处于渠道库存梳理,以去库存为主,生奶价格承压回落。据尼尔森数据:2021-2023年乳制品全渠道收入增速同比分别为7.9%、-6.5%、-2.4%。 2022年液态乳制品销量比2021年下降8.6% ;2023年国内液奶消费量同比下降2.15%。2023年婴幼儿奶粉销售额同比降低13.9%,较2022年的4.6%降幅进一步扩大。2024年消费仍有下滑趋势,一季度龙头乳企液态奶销量下降约6%,乳制品全渠道销售额增速同比下滑了3.1%。传统的液态奶品类销售额也有所下滑,纯牛奶品类下滑了11.95%,酸奶下滑了16.78%。四季度消费依然存在压力,乳制品需求恢复速度不及产量增幅,奶业供强需弱的基本格局仍在,预计短期内生乳收购价持续低迷。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结束,奶价仍存在下行压力,对于奶业持续发展仍需观察下半年经济和消费整体恢复情况。未来还是要从解决供需不平衡上来应对奶价下行的问题,如今的市场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是生乳产量增加,奶价承压走低。由于乳品消费市场疲软,乳制品供需矛盾由阶段性奶源过剩转变为全周期奶源过剩,奶产业发展处于困难期。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分析认为,2024年预期牛群增长率在-3.6%左右,作为奶牛养殖主体部分的规模牧场奶牛存栏开始下降,但2024年上半年乳企销量没有实现预期的增长,生鲜乳供需形势明显比2023年严峻。9-10月由于双节备货乳企已经基本不喷粉;10月下旬-11月预计每天喷粉1000-2000吨,2023年过剩生乳量超过200万吨。随着去产能的持续下半年形势有所好转,2025年牛群增长率按-5%,乳企实现3-5%的销量增速,生乳供需形势将得到明显好转,2025年上半年仍然有压力。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省原奶产量同比增加11.1%,据省畜牧总站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份我省奶站生乳收购量同比增加8.12%,三季度生乳产量同比增加6.04%,其中7-9月份我省生乳产量同比分别增加5.77%、5.70%、6.66%,环比分别减少1.35%、2.33%、0.17%。
四是成本有所降低,后市饲料粮价格周期性趋稳。2024年第三季度我省玉米平均价格为2.39元/公斤,环比升高1.27%,同比降低19.80%;豆粕平均价格为3.23元/公斤,环比降低8.75%,同比降低30.54%;麸皮平均价格为1.72元/公斤,环比升高2.99%,同比降低22.87%。2024年四季度,生产成本预计震荡下行。2024年下半年大宗饲料价格维持低位,新季玉米上市价格走低,豆粕持续承压价格回落;今年全株青贮生产成本同比减少50-80元/吨;热应激过后牧场水电费用下降,奶牛生产性能恢复。这都有利于成本控制。要大力推广本土化粗饲料,使泌乳牛饲料成本控制在1.7-1.8元/公斤,干奶牛青年牛饲料成本控制在20-22元/头·日。
五是乳制品进口量同比下降。据海关统计,截至8月底我国进口乳制品175万吨,其中进口奶粉6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3.2%、20.7%;其中8月份进口乳制品22万吨,进口奶粉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4%、14.3%。同时从恒天然乳制品拍卖价格指数来看,受供需影响,全球乳制品拍卖均价较上期有所回升,远高于我省平均奶价。据GDT(全球乳制品交易网)10月1日完成的全球乳制品拍卖数据显示,全部产品(价格指数)成交均价为3851美元/吨(折合生乳人民币售价为3.38元/公斤,略高于我省3.12元/公斤的平均价格),较上一轮拍卖价格升高1.2%,本次交易全脂奶粉竞得均价3559美元/吨,较上一轮拍卖价格上涨2.4%;脱脂奶粉均价2539美元/吨,较上一轮拍卖价格下降3.0%,黄油价格6407美元/吨,较上一轮拍卖价格回落1.4%,乳制品价格指数整体有所回升。考虑到供应充足、需求乏力、奶价高于国内等因素,国际奶业对我国的冲击将持续减弱。
养殖效益:综上,经产牛具体收益为,三季度生乳平均交售价为3.18元/公斤,日均每头牛单产为27.51公斤,产奶牛季度效益为27.51×(3.18-3.55)×(31+31+30)=-936元,即奶牛养殖三季度头均亏损936元,日单产达到30.71公斤的养殖水平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三)后市预判
乳制品需求恢复速度不及产量增幅,奶业供强需弱的基本格局仍在,预计短期内生乳收购价持续低迷。未来还是要从解决供需不平衡上来应对奶价下行的问题,如今的市场环境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牧场端需要调整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乳企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加工和消费端来看,现在政策层面也在促进乳品消费的增长。同时下半年还有元旦、春节等节日带动消费量增长,市场对于2024年四季度消费回暖预期较高。从生产端来看,虽然目前原奶产量依然是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是无论是牛群数量,还是原奶产量的增长趋势都已经放缓。尤其是在今年9月底至10月初,奶牛养殖场(户)会集中开展青贮采购工作,现金流会面临一定压力,这会推动产能进一步的出清。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奶价的波动迟早会进入上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