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行业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奶大大专栏】等死or找死 中国乳业的黑白博弈
信息来源:山东省奶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4年 12月 17日 阅读次数:2368 次

中国奶业经过前两年的大起,2015年似乎更多的人预测到了大落的时候。有业内专家作比为第二次三聚氰胺来袭。大牧场、奶农形势严峻,中小乳企面临生死存亡等等字眼屡见报端。

在业内疯狂看空2015年中国奶业时,有这么一群人理性的在为奶业发展找寻新出路。“牧场占着环城市圈的优势,与其被动的等着大乳制品企业收购原奶,何不自身发展奶牛一体化加工。”有着多年奶业从业经验的上海荷斯坦奶牛科技总经理宋慧亭抛出了该观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话题引发业内热议。拥有稳定的自建奶源,并配套生产基地,实现自我救赎似乎是为巴氏奶按赞力挺派的主要观点,张开展比喻称:“巴氏奶好比红酒,只有拥有产优质葡萄庄园才能酿出好酒。”点赞派宋亚攀称“有了好葡萄,为啥不让自销?”

北京东石北美牧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石”)执行董事苏昊还指出,巴氏奶+电商+快递配送是未来中国乳业发展趋势。他以华夏畜牧生产的万得妙为例,小而精的发展模式值得行业学习。

中国奶协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通过缜密的分析,表达了对巴氏奶的力挺。目前世界上只有哺乳动物是一种唯一的生物转化器,可以把一般性的有机物转换为奶以喂养新一代。这也母乳存在的意义。

不过并非所有哺乳动物的奶汁都可以作为人的食物资源。有些只能作为药。(参见古今中外各种本草綱目)。之所以存在营养模式和风险问题,原因都在于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并非脂肪、蛋白等大类营养要素能够解释完整的。

反推之,奶汁是一种体液,成分组成是受基因控制的吧?食用的后果不就是基因的匹配性程度的表现吗?如何深入理解?请仔细阅读美国康奈尔大学关于患肝癌老鼠的研究报告。

对人类而言,反刍动物具有特殊意义。不仅把草转成肉,也被选育成奶畜,能高效生产奶汁,更重要的是,是一种与人类理想的营养需求模式接近的食物。同时引发人类免疫系统混乱的概率又是极小的。这些也得到了人类上万年实践的结论。

结合实际,顾佳升表示欧洲奶业和大洋洲相比,投入高产出也高。欧洲奶制品以新鲜为主,包括不杀菌传统特色奶酪。而大洋洲奶业投入低产出也低,以长保质期为主,以便于运输。

顾佳升认为,导致差异的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和土地。我国属于贫奶地区,因此需要利用全球的奶资源来满足国民的需求,然而远道进口来的奶类食品难以保留奶汁原有的生物活性功能。

谈到进口奶源,就离不开复原乳之争。目前奶业内部讨论的多数看法是规范对复原奶的标识。“怎么标?还像前几年那样标复原吗?”顾佳升对此表示不解。

他介绍,当我们聚焦在标“复原”的时候,台湾却在大力推进标“鲜”思路与内地正好相反。

他提出,设想面对一盘围棋,非白即黑。标其中之一等于标明了对方。假如白代表原料是生奶,黑是复原奶。

再设想:一旦棋盘上出现了“不白也不黑”的“灰”子,就像“过热处理的牛奶”。结果标白的不受干扰,标黑的立马就没了招!效果太不一样了吧?

因为他们只认白的要,可以不受影响,我们是驱黑的,拿灰的难免犹豫不定,去黑陷入僵局。是否值得我们思考?”顾佳升称。

他认为,复原不是一个科学的说法,应换成国际标准的提法“热处理伤害程度”。“只有标准统一了,国内国外产品质量才能统一基准,才能往下讨论问题。”

某大型国有乳品企业管理人员并不趋同,在他看来,标记复原乳,消费者易识别,并在检测过程中知道超过标准或未超过标准即可。

如果改成热处理伤害程度的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产品层级,更详细的检测方法与解释方法。他对此有两个方面的担忧:一是,目前人员储备与技术储备是否能够达到运行提倡的概念发展阶段?二是,在现有的诚信体系下,用不同热处理伤害程度混合各种乳制品的现象不会少,甚至会有专门的人去研究“不同热处理伤害产品在不同混合程度下对热处理伤害检测结果的影响”。

上海牛奶集团张克春博士道出了中国奶业发展之根基,“新商业模式下的乳业发展,核心还是优质奶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