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 业 强 国 的 发 展 之 路
——以色列奶业考察报告
(山东省奶业协会 2017.06.06)
为实地学习考察以色列奶业发展的经验,山东省奶业协会于2017年5月7日—11日在以色列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奶业考察。
考察期间,先后参观考察了家庭牧场,合作社牧场、饲料配送中心和阿菲金公司,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情况介绍,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通过对以色列奶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以色列奶业不愧是一个智慧型奶业,科技型奶业、和谐型奶业。
一、以色列概况
(一)地理、气候
以色列位于西亚的非洲、亚洲、欧洲的交界处,濒临地中海,地理位置特殊,国土面积21.500平方公里,可用土地只占国土面积20%,其中70%是沙漠,人均土地面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中国是1/3),人均淡水占有量不足世界水平的1/3。
以色列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漫长、炎热、少雨。年降水量:中部为550mm,南方大部分地区30—100mm,北部720mm。以色列季节分为冬夏两季,冬季11月—3月,夏季3月—9月。夏季沿海地区闷热,潮湿,温度30—35℃,河谷地区高达40℃,相对湿度50—80%;干旱(沙漠地区)半干旱地区天气炎热干燥,温度高达35—40℃,以色列旱灾频繁,十年会出现两次大的旱灾。
(二)农牧业
以色列是一个建在沙漠上的发达国家,人口860万,2014年GDP为3041.94亿元,人均37,043美元,农业在早期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后随着其他产业的兴起,牧业产值占GDP比重不到2%,以色列国内土地和气候差异较大,可生长的个农作物品种很多,以冬季作物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柑橘、葡萄、蔬菜和花卉。其中柑橘产量居世界前列。以色列的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一个农业劳动力能养活157人,是中国的20倍之多。与此同时,以色列非常注重畜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比重为6:4,家禽业、畜牧业都是十分重要的产业部门,乳业平均产量领先欧美,位居世界第一(《以色列农业生产和贸易发展研究》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2015)
(三)奶业概况
以色列现有奶牛场1,000多家,平均每个奶牛场成母牛数120头,平均单产11,667公斤,为世界之最,乳脂、乳蛋白单产765公斤。亦居世界前列。
以色列成母牛存栏12.0万头,牛奶产量127万吨/年,牛奶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6.5%。
以色列奶业生产组织形式是家庭农场(莫夏夫),合作农场(基布兹),农业院校农场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现有家庭农场845个,合作社163个,院校农场15个,生产水平的合作农场为最高,成母牛单产11933公斤,乳脂率3.62%,乳蛋白率3.2%,乳脂乳蛋白单产818公斤。
自以色列1948年建国以来,奶业就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经过近70年的发展,人口增加了10倍,为满足每年人均牛奶消费量达到180L的需要,奶业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
巨大的乳品消费需求是支持以色列发展的巨大原动力。据介绍:以色列每人每年乳制品消费量在172公斤,其中:硬奶酪30%,软奶酪28%,黄油2%,鲜奶制品25%,酸奶和点心15%。
以色列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粗饲料资源严重匮乏,夏季漫长、高温炎热,干旱少雨,不适宜奶牛的饲养。但恰恰相反,以色列奶业却创造了世界奶牛单产、乳脂乳蛋白单产为世界之最,这不仅仅是现代奶牛科技水平的体现,更是以色列奶业发展政策、路径、体制、服务、科技完美结合的结晶。
二、以色列奶业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一)以业为本、调控有力的宏观政策
1.政策的演变。自以色列建国以来,随着农业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以色列的奶业政策目标也随之不断进行修订,以适应和促进奶业的发展。乳品是以色列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建国初期,为了改善食物供给,提高当地农产品的自给率,当时的政策目标定位于牛奶产量的提高。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政府减少了对农业的保护政策。90年代的政策则是为了适应WTO与乌拉圭农业协议的规则,但对于畜牧业部门依然维持一个较高的保护水平。从1990年开始以色列取消了消费者价格控制,但这次政策调控的范围不包括牛奶。奶业政策的改革是1999年开始的,当时以色列奶业发展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受WTO规则影响,以色列必须进口国外高价的奶制品;二是来自环境方面的挑战,此次政策调控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和提高成本效率,促进环境友好型奶业的发展。
2.丰富有效的国内政策。国内奶业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生产配额政策、原奶定价政策、价格支持政策、投资补助金政策和农业推广服务优惠政策。
(1)牛奶生产实行配额制:牛奶生产配额制度不仅对稳定供给和保护奶农利益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稳定市场供需价格,提高生鲜乳质量和引导奶业养殖规模的水平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色列于1962年将生产配额制度列入牛奶生产中。当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产量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自我供给和奶农的收入,2011年3月以色列议会投票表决“牛奶法”,该法确定了乳制品行业涉及的所有实体的权利(特别是奶农的权利)问题和牛奶配额系统,并定义了支付原料奶生产商的“目标价格”,这标志着以色列以法律和形式确定了牛奶生产配额制度。每年的牛奶配额由农业与农村发展都根据对国内牛奶消费的预测,其中考虑乳制品的消费需求,人口增长、收入增长以及不同乳制品的消费要求来确定。以色列奶业协会负责配额政策的实施,而且这种配额制度是与政府原料奶定价机制相挂钩的,配额以内原料奶按“目标价格”保证收购,超过的配额部分,也可销售但国家不保证价格。
(2)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在以色列,奶价是根据每升牛奶的生产成本进行计算,有一个独立的特别委员会,随机调查一个奶农群体来核对牛奶生产成本,然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牛奶生产成本,再制定一个新的价格。目前,生产1L牛奶成本花费比例为:饲料费用54.7%;其他花费12.7%;劳动力15%;管理费用4.3%;财务费用13.3%。在以色列每公斤奶目标价为3.80元人民币/公斤(正常价格)。
收奶计价项目及标准:体细胞25—30万/ml,细菌数3.1万—10万/ml,乳脂率3.69%,乳蛋白3.23%。体细胞标准分为六级:优质+,小于140,000个/ml,奖励1.6%;优质:140,001—225,000/ml,奖励0.6%;A级:250,001—300,00。正常价格:B级300,001—375,000,罚2%;C级:375,001—450,000,罚7%;D级:451,001—700,000罚8%;体细胞高于70万的拒收。细菌数标准分为四级。优质30,000/ml,奖励:A级31,000—100,000/ml,正常价格;B级101,000—150,000/ml,罚3%;C级150,000,第一次查出罚6%,第二罚8%,第三次罚10%。
根据乳脂、乳脂白的产量计价,1公斤乳蛋白的价格是1公斤乳脂价格的2.6倍。影响奶价的其他因素还有:抗生素残留、酸度A、血奶、加水(冰点测定)、奶温(4℃—7℃奶罐贮存)。冬天超额生产的牛奶采用夏天的配额价会被惩罚,夏天生产的牛奶采用冬天的配额价格会有分红,超过每年的牛奶生产配额会被重罚(按正常价的20%收购)。
按正常价格计算,一头日产35公斤标准牛奶的年收入6000—8000元人民币是有保障的。
这种以质论价,奖罚分明,定额收奶的政策,引导牧场主在提高单产,提升质量,降价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上下功夫。
在不同区间水平下的公斤奶饲养成本、生存成本不同
每天产奶量 |
每公斤全日粮 |
干物质采食量(kg) |
每头牛每天的 饲料成本(元) |
每公斤奶的 饲料成本(元) |
|
蛋白质 (%) |
能量 (兆卡) |
||||
18L/天 |
14.5 |
1.55 |
17.6 |
30.1 |
1.67 |
25L/天 |
15.0 |
1.66 |
20.0 |
37.6 |
1.50 |
35L/天 |
16.0 |
1.70 |
23.5 |
47.3 |
1.35 |
45L/天 |
16.5 |
1.75 |
26.5 |
54.1 |
1.2 |
3.关税保护政策:由于受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以色列对牛奶的关税保护水平非常高。在1999年,甚至高达60%以上。随着以色列农业政策的改革和WTO规则的约束,牛奶的关税保护水平也在逐年降低,2012年已降低到35%左右,比1999年下降了一半。但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来比还是高,高出三倍左右。以色列的乳制品高关税政策对保护本国奶业发展,保护奶农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价格支持、投资补助和技术推广服务:价格支持政策一直是以色列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对奶业采取这类政策,包括生产配额最低保护价和过剩消化计划补贴等。在奶业重建和牧场环方面国家给予一定支持,在以色列对农户的推广服务基本上是免费的。
二、立足国情,独立自由的发展道路
由于以色列国内的地理、气候条件、农牧业发展环境、国际环境和国际贸易状况,以色列选择了独立自由发展奶业的道路。
(一)生产组织形式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在以色列,从事奶牛生产的牧场数量是基本稳定,巩固提高家庭农场、合作农场、农业院校农场“三位一体”的奶业生产经营结构,这种经营结构很好的适应了以色列的奶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二)开发利用本国粗饲料资源,减少对国外的依赖。
以色列粗饲料资源匮乏且品质差,谷物饲料则主要靠进口解决。以色列在利用本国粗资源上做足了文章。一是充分挖掘种植业及食品工业副产品,利用可利用一切资源,在奶牛饲料配制配方中这类饲料的品种不下十多种;二是在饲料配方设计上下工夫,因地制宜。使用更多的小麦(青贮、干麦秸)和燕麦干草。由于苜蓿进口价格昂贵,种植苜蓿又需要良好的土壤和水浇条件,在饲料配方设计中,很少有苜蓿;三是饲料配送中心的运作,为充分利用广泛的粗饲料资源提供了条件。
(三)品种繁育推广基本为本国当家品种。
以色列现在生产中使用的奶牛品种95%以上是自己培育的以色列和斯坦奶牛,它的突出特点是高产、健康、抗热应激。以色列98%以上是冻精都是国家奶牛育种中心提供,进口只占2%(主要是肉牛冻精),并且以色列的奶牛冻精还出口国外。
(四)奶业技术、设备全为自己研制。
以色列在奶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靠自己研发制造,阿菲金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牛群饲喂系统、牛舍冷却系统、挤奶系统、牛奶加工设备等不仅完全满足了国内奶业发展的需求,还不断出口到国外,阿菲金、SCR产品就是很好的例证。
(五)乳制品消费市场国产占主流
以色列乳制品消费80%以上是由本国提供的,其生产潜力大大超过了国内需求。特别是施行乳品消费价格的管控政策,有效地保护了本国乳品市场和消费者利益。以色列的年人均乳品消费量近200公斤,是我国6倍之多,但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在组织宣传牛奶的知识和营养作用,以进一步扩大乳品消费。
三、职责分明,协调统一组织体制
农业政策由以色列农业和农村发展负责规划。财政部、水利委员会、环保部、工业贸易和劳动部、土地等部门共同负责农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和农村发展部负责以色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负责计划奶制品的生产配额和分配,起草和执行大部分支持奶业发展的政策和计划;工业贸易和劳动部,尤其是对外贸易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奶业对外贸易政策;财政部与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一起负责下一年度的预算以及设计政策等方案。
以色列奶业协会成立是基于法律和政策,是为了有效调控以色列的牛奶生产和加工。以色列的有识之士认为乳业与其他农业部门和加工部门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加强调控尤为重要。无论是原料奶还是乳制品都只有相对短的货期,以色列几乎不生产UHT奶。以色列奶业协会(IDB)是调控牛奶计划生产和加工的核心机构,它是由一个理事会直接运行的,分别代表农业和农村发展部、财政部、工业贸易和劳动部、健康部及牛奶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正是这种政府部门、生产者、加工者、消费者之间紧密而独特的合作,使得奶业协会能够对以色列的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进行有效的调节,这是以色列奶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以色列奶业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主要服务于奶业相关的农场主、企业和政府部门。主要职责任务包括:①组织奶业相关机构之间的协作②贯彻执行乳品和市场相关的政策③根据奶业发展情况及时向政策提供相关建议④处理过剩牛奶⑤提高奶业专业化水平和标准⑥开展培训项目协作育种项目为维护奶牛健康提供帮助⑦提高牛奶质量,促进乳品消费⑧提高奶业协会公众形象。发展奶业国际合作。特别是在预算每年国家牛奶生产配额、每个奶牛场牛奶生产配额和牛奶“目标价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兽医中心是农业部中一个大型独立部门,主要依据国家兽医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奶牛场开展兽医、防疫、治疗、保健服务。
以色列奶牛养殖协会,主要承担原料乳的第三方检测、乳品企业依据检测结果向奶农付酬。
在牛奶生产配额、定价机制实施方面;以色列是国家(农业部)出政策,定配额,奶业协会负责实施;奶价由专门委员会代表国家确定“目标价格”,原奶质量由奶牛养殖协会检测或仲裁,奶农负责生产、交奶,乳品企业负责收奶、付酬、加工,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有效运转。
正是这种职责分明、协调统一的组织架构以及对牛奶产、加工、消费实施有效的调控,从而保障以色列奶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专业分工、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
通过对以色列牧场的考察和与牧场主的交谈,以色列奶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之高、专业分工之明确、体系之健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色列一般的牧场,只需做好饲喂和挤奶两项工作。牧场其他工作如配种繁育、兽医保健、粪污处理、牛奶检测、甚至中小牧场的全日粮制作等全部由专业的服务机构完成。以色列奶业协会同奶牛养殖协会、国家繁育中心、兽医服务中心和区域性的饲料配送中心为奶农提供了完善的服务。
(一)第三方检测服务,
在以色列奶牛养殖协会承担原料奶的第三方检测工作。奶样检测的结果每天上午送达乳品加工企业,并保留奶样,乳品加工企业依据检验结果计价向奶牛场支付奶款,如有争议对留样进行复检,并作出仲裁。
(二)繁育配种服务
在以色列,国家繁殖育种中心承担牛群的配种工作。全国共有50多名人工授精人员,每人担负2000-3000牛只的人工授精配种。牧场主按在群成母牛及应配头数每年向繁育育种中心交纳一定费用。
(三)兽医保健服务
在以色列,由国家兽医中心承担的兽医保健工作。兽医中心独立于政府和牧场之外的第三方,兽医中心服务范围包括关注奶牛群体健康和疫病防治,关注饲料质量安全、动物福利和临床实验。兽医每周到每个奶牛场检查和出诊2—3次,并为每个奶牛场出具周期报告,向奶牛场提供关于如何改善奶牛健康状况、如何提高生产水平和繁育性能的建议。在以色列牛群的健康状况良好,很少有疫病的发生。
(四)饲料配送服务
在以色列,由区域性的饲料中心向中小牧场配制供应奶牛全混合日粮。目前以色列60%的奶牛饲料来自区域性的饲料配送中心,目前全国有TMR配送中心24家,配送半径50—100KM,根据奶牛场分布,合理布局。大型奶牛场都配置TMR搅拌设备,自行配置。部分大牧场还为周边的小牧场配送所需的混合饲料。位于以色列南部的谢法因奶牛场,存栏泌乳牛、育成牛2,000头。泌乳牛单产14,000公斤/年,位于以色列第一。这个牧场就向周边的中小牧场提供TMR全混合日粮。
在以色列,奶牛场的牛群修蹄,设备维修和灭蝇也都有专业的公司来完成。
五、精准高效,现代适用的科学技术
以色列的奶业科技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以色列的奶业科技工作者、专家一切从生产实际出发,持之以恒、大胆创新,运用科技手段,解决以列奶业发展中的一个个难题,促进了奶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一)信息化、数据化技术在奶业生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以色列牧场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数据化管理,这是以色列奶业科技、生产发展的一大特色。以色列有一个全国奶牛计算机管理系统,所有奶牛场实行计算机联网,牧场主可通过系统及时收集各项数据。场长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开电话查看牛群的各项报表,根据报表安排当天的工作。计算机系统对数据异常的牛只进行提示,牧场管理人员根据系统的预警可轻松的找出异常的牛只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的牧场主在手机上安装系统终端,实现遥控指挥。以色列牧场基本没有人工观察发情,每头牛都配带计步感应器,母牛发情、流产和繁殖等疾病实现自动监测。
挤奶厅安装的管理系统,可准确记录牛奶产量。挤奶设备安装有“魔盒”能够时时检测乳脂、乳蛋白、体细胞、细菌总数等指标,通过检测电导率的变化,可准确的知道牛只乳腺感染的可能,为及早发现和治疗乳腺炎提供依据。
以色列的牧场利用信息化、数据化技术,使牛群的管理变的简单、轻松、有效。如果没有数据和报表,牧场主则难以管理牧场。
(二)坚持不懈的奶牛育种工作,为创造高产成为可能
培育健康、高产、抗热应激的奶牛品种,是以色列奶业科技追求的重要目标。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以色列就制定了全国范围的育种计划并严格执行,经过近一个世纪不懈的努力和长期杂交选育(由叙利亚大马士革牛与进口荷兰公牛多代杂交选育)培育出适应以色列气候条件、粗饲料条件的高产奶牛品种——以色列荷斯坦牛。
以色列奶牛育种工作主要由国家奶牛中心和人工授精育种公司来完成。现在; 牧场90%奶牛参加全国统一生产性能测定(DHI),测定项目包括产奶量、乳脂、体细胞、细菌和尿素氮。全国的DHI测定,实现了奶牛场数据共享,为奶牛品种选育,选种选配提供科学数据。牧场发情牛配种所需要的冻精,不是牧场主说了算,而是数据、系统说了算。
(三)合理的饲料配方设计和科学饲喂管理为奶牛高产提供了保障
1、以色列在奶牛饲料配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本地粗饲料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一切可利用农作物桔杆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食品工业副产品资源。粗饲料资源主要两大类,一类是青贮饲料,小麦青贮和玉米青贮,由于小麦种植广泛,小麦青贮成本又比玉米青贮低,所以在以色列小麦青贮被广泛应用;另一类是干草,有带穗小麦、大麦等禾本科牧草,也有三叶草、全株花生、碗豆蔓等豆科牧草,苜蓿很少使用(只在犊牛培育阶段和泌乳牛少量饲喂)。精饲料种类很多,有小麦、玉米、麦麸、DDGS、大麦麦糠、全棉籽、豆粕、玉米蛋白、菜籽粕、葵花籽粕。在以色列橘渣、过期面包、鸡粪(70℃杀菌)也被广泛应用。
在奶牛日料配方设计科学、合理、成本低、完全满足奶牛生产生产需要。由于以色列粗饲料价格高且品质不高,在保证奶牛瘤胃正常功能的前提下,更多使用小麦和燕麦秸。以色列奶牛日粮中粗饲料和精饲料比例为35:65(中国大多为50:50)在饲料配方设计上所用饲料品种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生长生产需要;二是价格成本因素;三是来源稳定性,以达到技术、经济、效果最优化。
2、饲料配制、配送中心模式保障了配方与成品的一致性。中小牧场奶牛日粮都是饲料配送中心配送。大型牧场全部高性能TMR搅料设备,自配日料,并还为周围中小牧场配送所需的TMR混合日量。这种日粮供给模式,保证了日粮质量,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解决了中小牧场日料加工调制技术、设备上的困难。
在饲喂技术上,牛群依据泌乳期、干奶期、围产期进行分群,头胎牛和经产牛分开,泌乳牛群不按照产量高低调整日粮,使用统一的日粮配方。保证了泌乳牛日粮稳定性,以挖掘奶牛的最大产奶潜力和泌乳持续力。
(四)“牛性化”牛舍设计为奶牛高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以色列的夏季,炎热而漫长,这对奶牛带来严重的热应激。以色列在牛舍建设上充分注重防晒、防雨、通风、降温、舒适等因素。
1、依据风向选择牛舍走向以保证通风。依据空气、温度等因素考虑适宜的建筑高度。在以色很难找到布局相同牛场,设计相同的牛舍。因地制宜,注重细节是牛舍设计的重要原则。牛舍的设计高度一般在12m—13m,宽度60m—70m,钢架结构,每头牛占地面积20 m2—29m2,为便于牛群管理,还设计有“隐形门”。
2、牛舍建设充分考虑牛的舒适度。在考察中我们所见的牛场没有隔开的单个牛卧床,全为“大通铺”,“大通铺”和运动场合二为一,供奶牛活动和休息。“合二为一”的场地基础为60cm的沙和土的混合基质,表层为牛粪,场地每天用机械翻动两次,加上空气干燥和大功率风扇,场地始终保持疏松、干燥、舒服、卫生。四年清场一次,省工、省力。牛舍建有专门的采食和饮用通道,每天清理3—4次。
3、采取通风和喷淋措施,为牛舍和牛体降温。一方面通过在牛舍顶部设置可开合的通风板,由感应器依据阳光照射的方向进行调控,这样既可排出舍内的热空气又可避免阳光直射;另一方面在采食、饮水通道区安装自动控制的喷淋风扇,降低空气温度,在待挤区安装的喷淋风扇,主要是为牛体降温。
科学合理的牛舍设计、建造方面,以色列把握的重点是:足够的面积;通风量充足;牛舍走向适当;充足的空气流通;充分利用自然风;运动场用于夜间散热。
三、思考与启发
通过短暂的几天考察交流,大家深深感受到以色列奶业的发展充满了智慧。
以色列是WTO组织成员国,市场化程度高,而在这种经济状态下,在奶业的发展上却具有高度的计划性,主要表现形式是“五定”,即:定牛奶生产配额;定牛奶价格;定质量标准;定保护关税;定乳制品(部分)消费价格,而且“五定”的国家政策得到强有力的执行。
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讲,以色列不是一个适宜饲养奶牛的地域,高温、缺水、缺草、劳动力昂贵等限制因素突出,而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以色列人却创造了世界奶业的奇迹,成为世界奶业界的一面旗帜。
山东是中国奶业生产大省,与以色列的差距显示易见。山东国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是以色列7.3倍;山东人口9789万,是以色列的11.4倍;山东人均GDP64168元(2015年折合约1万美元),不足以色列的1/3;山东奶牛存栏129.5万头(泌乳牛约60万头)是以色列5倍;牛奶产量248万吨仅是以色列2倍;人均年乳制品消费,山东不足30公斤,是以色列的1/6。
从全国看:2008年至2016年,经过8年的发展,中国牛奶产量、奶类产量到底增长的多少?据2016年统计公报,2016年全国牛奶3602万吨,同比下降4.2%,接近2008年(3555.80万吨)的水平;2016年人口比2008年增长3.4%,人均牛奶占有量下降2%。奶类产量约3752万吨,同比下降3.5%,低于2008年(3781.5万吨)水平。这8年,中国奶业生产处于“爬坡顶”阶段,且2009年、2013年、2016年出现三次减产。再从“五年计划”的增长速度上分析:“十五”年平均增速29%,“十一五”是4%,“十二五”是1%,“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却下降4.2%,增长速度呈断崖式下跌,增长趋势堪忧。
这8年,生产环节与加工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末建立,利益分配不公的矛盾有扩大趋势;乳品市场需求乏力,拉动产业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消费增长的部分基本是靠进口乳制品来实现的。
如何实现奶业健康持续发展,如何实现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强壮民族体魄的奶业发展目标,结合对以色列奶业发展的思考,提出我们几个刍见,供大家讨论、参考。
(一)建立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体系
在我们国奶业发展的政策目标是明确的稳定的。但政策手段单一,主要靠资金扶持(价格支持)。而以色列在1999年改革前也都是价格支持政策,改革之后政策手段不断完善丰富,而且这些政策也很好的于服务政策目标。以色列实行牛奶生产配额政策,对保护促进奶牛生产、保障稳定乳制品供给,保护生产者利益(特别是奶农利益)发挥了积极而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原料奶质量、稳定价格、引导提升奶牛养殖规模化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都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全面振兴奶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当前,我国奶业发展处在关键调整期,建议国家对现行的奶业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促进奶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制定、实施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政策,政策措施要具体、可行、有效,以稳定奶业发展的基础。二是:适时、适度、分区域、分系统(以乳企为单位)采取牛奶生产配额制度,由独立的专门机构,代表国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目标价格”和原奶分级收购标准,并由政府指定第三检测机构。三是:放开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支技鼓励有条件的牧场、奶牛合作社进入乳品加工领域,建立多元化主体,多渠道流通新格局,扩大乳品消费,缓解牛奶过剩状况保护奶农利益。四是: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执行机构,完善责任机制,保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逐步建立起政策目标明确,政策实施体系完善,政策手段丰富,政策调控有力的宏观政策体系。
(二)走独立自主发展奶业的道路
中国奶业发展缺乏独立性,有目共睹。目前,奶业发展所需要的良种牛、冻精、苜蓿草、燕麦草、精饲料、机械设备(挤奶、饲养、清粪、环保)、乳品加工设备、计算机管理技术等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而且,乳制品进口有增无减。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发展壮大民族奶业,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1、国家政策的调控、引导;
2、学习以色列经验树立民族奶业,独立自由发展的理念;
3、加强本土粗饲料资源和奶牛、乳肉兼用牛、奶羊、奶水牛等奶畜资源开发利用力度;
4、加强国产机械设备的研发,提升国产品牌的形象;
5、需要了解、熟悉中国奶业同志们的共同努力。
(三)建立完善的以中小牧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我国奶业生产结构中,中小牧场占70-80%。在我国,中小牧场奶业发展基础和主体,其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奶业的发展水平。20多年来,我国奶业有了很大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于奶业的发展,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专业水平低、服务能力低的“三低”状况。学习以色列,就应对现有的社会化服务资源重新整合,依靠市场的力量,在不同层面、不同地域由专业水平高、科技力量强、服务水平先进、有经济实力的专业公司、机构牵头,组织成立专业服务公司,开展社会化的服务。承担繁育配种,兽医保健,饲料供应,设备维修,修蹄、灭蝇等服务任务。奶业协会应从中发挥桥架纽带作用。
以色列TMR全日粮饲料配送模式很有借鉴意义,可在奶牛主产区选择中小牧场较为集中地区,建立饲料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可由专业饲料公司建设,也可由大型牧场建设。饲料配送中心实行微利经营,以支持和推动中小牧场的发展。
(四)面向生产,突出重点,加强奶业实用技术推广
1、在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以色列在粗饲料的利用开发上投入很大的精力,克服了粗饲料短缺,价格昂贵的问题,把农作物主产的小麦,通过青贮和干麦秸粉碎后,得到广泛应用。小麦秸、玉米秸是后备牛的主要粗饲料,有时也用于干奶牛。必要时把稻壳、葵花杆、棉花杆、西红杮杆、三叶草杆等木质纤维素也作为后备牛的粗饲料。我们应加大粗饲料和食品加工副产品品质研究,利用率研究和应用研究,最大限度地把我国丰富粗饲料利用起来,降低饲料成本。
2、在良种奶牛繁育方面。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地理条件、饲料资源千差万别,这就决定在奶牛繁育方向上要多元化。一方面加大乳肉兼用牛的引进,选育推广,包挌弗莱维赫、蒙贝利亚、挪威红牛等;二是加大奶牛生产性能(DHI)测定。目前,我国参加DHI测定的牛只占能繁母牛的比重不到10%,与以色列90%的水平差距甚大,成为奶牛良种选育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一方面解决牧场的认识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测定数据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确实在良种选育,提高生产水平上发挥作用。
3、在信息化、数据化应用方面:在以色列、牧场的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数据化,而在奶业生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以色列的做法,结合我们的奶业实际,建立自上而下的计算机管理网络,首先做好牧场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线管理的软件、硬件工作,提高奶业智能化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牧场效益。
在牧场规划设计,牛舍建设,机械设备的研发,都应该有一个大的提高。
(五)学管理、学技术、更要学以色列人的理念和精神
1、以生产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色列的牛奶生产配额政策,原料奶定价机制、原料奶收购标准,都充分考虑了奶牛生产的发展,都充分考虑到生产者的利益。特别是奶牛定额政策,在以色列已用法律形式固定下。在以色列,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还实行乳制品销售价格的管控,在其他国家是少有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国内市场所有的乳制品都需要爱到价格的管控。 2009年只有十多种乳制品价格受到管控,按原料奶计算占国内市场的25%。
2、事实求是,尊重客观的精神。根据以色列相关竞争法律限制产量的安排行为是被禁止,然而,对鲜活农产品包括牛奶却不在禁止范围之内(牛奶生产配额)。这就充分考虑奶牛生产周期性和原奶的鲜活性。在以色列,建了奶牛场的合作社(基布兹)一般都配套建有乳品加工厂,实现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就地消费。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以色列,荷斯坦牛的繁育工作坚持了近百年,取得目前的成果;以色列支持奶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保护奶农利益的政策,从建国的1948年开始,到现在也有近70年的历史;以色列牛奶生产配额制度,从1962年实行,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以色列区域性饲料中心配送模式也已经推广35年的时间。
4、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信息化、数据化计算机管理软件设计、牧场、牛舍设计,机械设备设计制造、饲料配方设计等方面,无不渗透着以色列人的精益求精的精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色列成为当今世界奶业的强国不是偶然。中国奶业,应向以色列学什么,希望能从以色列成为奶业强国诸多因素中得到启迪。
在编写本篇考察报告中,参考借鉴许多有价值的考察报告,研究报告和论文,在此向其作者表示感谢!
参考资料:(根据发表日期顺序排列)
1、以色列、奥地利奶业生产考察报告 中国奶业协会·2008
2、以色列奶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管理学院·2009
3、发达国家牛奶生产配额政策及其启示 栾敬东 施海波·2014
4、以色列奶业考察报告——以色列奶业成功经验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刘景喜 王学丽 张朔望等·2014
5、以色列奶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陕西 张眉·2014
6、以色列奶业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北京农学院 曹日东等·2015
7以色列农业生产和贸易发展研究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邓妙嫦 刘艺卓·2015